不要碰我!!

 

    「那些最難去愛的人,往往最需要愛」

Dan Millman《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》

 

「不要碰我!!」一直悶不吭聲的孩子突然扯高分貝吼了出來。

「離我遠點!你聽不懂國語嗎?」極度兇狠的眼神,讓曲身探問的母親只能一臉不知如何是好地轉頭瞧我。

頓了幾秒,顧不得尚未散退的尷尬局面,我起身輕拍母親肩頭一下後示意:「讓我來陪他。」

待晤談室就剩兩個人後,我抱持「沒打算要特別處理什麼」的心態轉身走回自己座位,並在坐下後刻意將身子往後一沉,等重量整個靠上椅背,方緩緩跟這餘怒未消的孩子說「先休息一下,別氣壞了。」

大概是因為自己也屬「脾氣不好」一族吧,深諳「這類仁兄」要的並非忍耐包容,而是被理解後的接納。於是在「休息」一分鐘後挑了數個問答再精簡不過的題目,像「中午吃過東西了嗎?」「昨晚幾點睡呢?」,這樣可讓對話不著痕跡地逐步展開。不多久,這孩子便吐露了心裡的不舒服。

結束晤談時,刻意拍了拍這孩子的背,冀望傳遞「我懂他這陣子過得並不容易」。雖然他怯怯地沒回應什麼,但感覺到彼此的「距離」似乎近了不少。

問題也許出在催產素不足

心理學家Harlow把剛出生的小猴子從猴媽媽身邊帶走,然後幫小猴子設計了兩個「代理媽媽」:一個是用鐵絲纏繞出的「鐵絲媽媽」,上頭提供奶水;另一則是以觸感柔軟的絨布做成「絨布媽媽」。這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發現:小猴子除了在肚子餓時會去找「鐵絲媽媽」外,其餘時間多數都抱著「絨布媽媽」。由此實驗可知,舒服的「接觸」對一個生物體有多麼重要!所以那些怒氣沖沖嚷著「不要碰我!」的個案,絕不是不需要他人的關心接觸。他們之所以發怒,其實是對自己無力改變局面而感到挫敗。因為心受了傷,所以在人際上暫時處於不信任狀態。

知名作家Simon Sinek在講述「關於快樂的四種主要化學物質(E.D.S.O.)」中提及「催產素能帶來安全與信任,給人愛的感覺……而擁抱等『肢體接觸』可讓體內分泌催產素。」由此不難推論,從小常與家人擁抱的孩子,因為有足夠的催產素,所以會有較高的安全感,也更敢往外界探索。反之,長期求愛受挫的孩童,為了不再受到更大的傷害,身體自動會極度保護地封閉自己。

只不過就這麼與人維持著安全距離,看似保護了自己,卻也因而少了與他人肢體接觸的機會,久而久之,反倒使得可讓人感到安全與信任的催產素分泌不足。

Hug Therapy

當年唸到Harlow猴子實驗的我,曾向母親反應「也許是小時候住外婆家,所以沒被爸媽抱夠,造成了……」結果隔天父親一本正經過來對我說「我搞不懂你們心理學怎麼講,我只知道當年時代動盪,你爺爺也沒怎麼抱我,所以我也不懂什麼擁抱,你看我不也活得好好的……」。

妙的是,沒過多久,開始接觸一些「成長」課程的母親,某日突然宣佈有項「跟兒子擁抱」的作業得交差。基於孝道,我理當順從,但身子不知怎地卻如站樁般地僵硬。

不清楚自己在團體活動易感窘迫是不是與「沒被抱夠」有關,只知道在人多的互動場合中,「肢體怎麼擺都不自在」的狀況的確困擾著我。這情形持續到研究所畢業後,有段時間與一群外國朋友固定在速食店「語言交換」,每逢散會前他們都會給彼此大大擁抱,當外國友人向我伸開雙臂時,我當然得依其慣例回抱對方。剛開始有些不習慣,但心中卻不知怎地對散會前能擁抱感覺幸福。隨著擁抱次數漸多,我隱隱覺察到「某些欠缺」似乎得著了療癒!

更神奇的是,約莫兩年前在家庭聚會散場時,突然閃過「抱要及時」之念而鼓起勇氣與父母擁抱了「兩秒」吧。不過感覺之後有好一陣時日,我們三人體內都充滿著催產素所帶出的幸福。

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

在N年前的書展得幸向《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》的作者Dan Millman致意。會如此崇拜這位作者,是因為透過其筆下的大男孩「丹」與智者「蘇格拉底」的一段段對話,才讓我領悟到「唯有時時刻刻專注地打開感官,並與各個樣貌的自己和好,才能成為生命的勇士。」

後來每當在晤談室裡遇見「怒吼的靈魂」時,我會待時機成熟,拿Dan Millman在書裡的話與他們分享:「常說出傷人言論的人,通常都是曾受過傷且怕受傷的人。」我還會提醒他們:「下次想吼『不要碰我』時,可不可以練習換說『我想先一個人靜一靜,謝謝你』」。

越來越清楚,每個人都有「好好認識自己」的責任,而後可試著努力協助他人理解「發怒的我」並非我本意。即便對方一時難以接受,至少做到了「與發怒的自己和好」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有您,才有七〇八八五
點擊成為70885贊助伙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