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一半就愛碎碎念?善用這個「本能」,誰都不委屈

「妥協不就是讓步」、 「妥協豈不認輸了」、 「妥協不過忍氣吞聲罷了,有什麼好學的」,愛情、職場,每一段關係的角力、衝突,讓「妥協」成為人生功課。而最難的是,對自己妥協。

無論是與配偶的角力,或是面對長大孩子的衝突,關於妥協的功課,一直是身心安頓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
「太太嫌我老愛上班工作,還怪我即便放假在家,不是滑手機,就是在清整東西。但我就算陪她上健身房運動,最終還是被罵『連簡單聊個天也不會』!」這位已經不曉得該怎麼跟另一半相處的老公,邊說邊苦笑地抓了抓頭。

「所以你極盡可能地遷就太太,就盼能圖個耳根清靜。偏偏……」不知是不是受到這老公的影響,明明對他們關係感到有些無奈的我,竟也邊講邊苦笑著。

「其實我有盡量挑她愛聽的話講啊!但我真不知要怎麼說才能讓她開心些?一旦哪句話她聽了不爽便轉頭就走,無論再怎麼道歉都沒用,有時甚至還會叫我閉嘴!」語帶無奈地說。

「好像不管再怎麼讓步,太太就是不滿意,」我刻意神情凝重地直言,無非想讓這位老公意識到:如果持續沿用「舊招」的話,恐將永處困境。

妥協不是沒有底線的讓步,更不能讓自己過度委屈。

很多人並不明白,在關係中的一味遷就,反而更容易誘發習慣管教他人者的「認知失調」。因為唸人者會自我感覺不良好,而為了修正這種認知上的失調(不舒服),就會找出一些理由來合理化自己唸人的行為,像是:「你以為我喜歡叨叨唸唸啊!誰叫你問題一堆,害我脾氣變得這麼差」、「看來我非得強勢你才配合」。

不停地讓步,還會讓當事人不自覺地以受害者自居,更連帶將對方拱上加害者寶座。偏偏這不討喜的反派角色,往往使其更不以為然,甚至造就其「索性一路凶到底」的心態。

「所以乾脆就不讓嗎?你知道不讓她的下場多悽慘嗎?有一次我……」這位老公除了強調反抗不從將如何玉石俱焚外,更加碼細述有關婚後之種種慘況。他宛如講師指導後進般,一副認定我完全不懂家庭宮鬥劇似的。

「對了,或許你沒發現:你的不停讓步,反而讓太太覺得自己成了『逼迫者』,甚至因此讓她更加認定:要不是你老表現不好,有誰想這麼嘮叨?」我發覺這位老公一副認真地思考,原先滿臉的苦笑也突然消失。

我決定打鐵趁熱追問道,「莫非人生的路就剩下『讓步』跟『不讓步』的二選一嗎?要不要試試先堅守一些你的底線?當然沒意外地會被太太唸得非常、非常慘。然後再寫張充滿感謝的卡片送她,強調你會留意她的建議。不過首先,你得先破除讓太太天天對你都滿意的幻想,」敢這麼引導,是基於相信絕大多數人的心理運作都不經意地遵守著「互惠本能」。

真正有效地妥協,得善用互惠本能

賽迪尼(Cialdini)在其《影響力》(Influence)一書中引述許多研究證明了:人有一種無心卻自發式的互惠本能反應,就連在討價還價時,也會自然展現出互惠。

海德特(Haidt)在「象與騎象人」中寫到:某回有位男童軍向賽迪尼推銷電影票,但賽迪尼對那部電影興趣缺缺,便對男童軍回答他不想買。結果那位男童軍改口說不然你跟我買幾根巧克力棒好嗎?而賽迪尼發現自己還真的買了原本沒想吃的巧克力棒。原來當這位男童軍一做出讓步的動作,賽迪尼也自動跟進。

這讓他動念設計一套研究:第一組詢問大學生是否願意帶少年犯去動物園一日遊,結果只有17%回答願意。另外一組則先詢問是否願意花2年期間、每週花2小時當義工,想當然沒有一位答應,但緊接詢問他們是否帶少年犯到動物園一日遊,結果回答願意的比例竟上升至50%。

換言之,先提出一個較嚴苛的條件後再給出明顯退讓者,比一開始就提出合理條件後就不再讓步者,是更容易讓對方買單成交的。

讀友不妨冷靜想想:電視購物頻道不也常用這一招?


「要是你愈急著耳根清靜,太太反而容易繼續鬧情緒,結果不是爆發熱吵就是陷入冷戰,」晤談結束前,我忍不住補了這麼一句:這叫「矛盾意向法則」。也就是說,愈擔心的事越容易發生,而超渴望的事卻常落空。所以你不妨常常提醒自己,「太太對我常有些意見,不過就是有些意見,認真聽一下也不會怎麼樣!記得千萬別把太太能不能改變的責任全攬到自個兒身上。」

更難的是,跟自己妥協

聖經詩篇37章寫著,「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……不要心懷不平,以致於作惡。」之所以會這麼強調,實在是因為有太多聰明人的腦袋,完全沒學過怎麼跟自己妥協。

「我這陣子好像又陷入低潮,覺得壓力很大……。眼看年紀也老大不小,同學朋友都陸續結婚,甚至連孩子都有了。在工作上也有志難伸,甚至還常被主管潑冷水。就算動念跳槽,又必需考慮綠卡申請風險……」即便旅外工作多年,每隔一段時日,小方就會問我有沒有空跟他聊一聊。

「你傳訊息來,晚上我給你回信,」我知道自己能做得有限,便簡短回了這麼一句。未料小方立馬回了這麼一句:「我發覺自己怎麼可以這麼爛…,原來努力這麼久,一樣什麼都不是。」對話至此,我默默結束了連線,因為實在無言以對。

相較一些在留學後無緣在海外任職者的鎩羽而歸,屬於人生勝利組的小方,就連想喟嘆一聲也只能偷偷摸摸。因在其光鮮表象下,沒什麼人會認同他如此貶抑自己。而我是打從心底懂得他為何如此沮喪,畢竟長年見證著他一路從國內到海外有多麼地努力。

「向來努力的你,要不要練習一個你很少開發的能力:在狀況不好或低潮時,先慢慢認知到無論自己再怎麼努力也是會有極限的。然後允許自己好好地生氣沮喪,對大環境、對公司主管、對自己感情……,看看過一陣子,你能不能練就一些跟自己妥協的能力,」晚上回了這麼一段給小方,信末寫著「對認真反思的人來說,每隔一陣子會感到一股深深的失落,實在是再自然不過了。」

要是老在意他人不好的部份,肯定自己日子難過。最可怕的是,因為心情實在太難受,到頭來讓自己也成了憤青。老是憤世嫉俗,可是很難跟自己妥協的喔!跟自己妥協的秘訣,就是允許自己面對極限,慢慢釋懷。

心理師的晤談筆記:

  1. 沒有底線的讓步,經常讓對方因認知失調而覺得「我所有的叮囑,還不是為了……」,甚至還會讓對方感覺自己成了加害者的惱羞成怒。
  2. 有效的讓步是有技巧的:要先試試不配合對方,短暫翻臉也在所不惜。後續再透露自己願意有所調整。這會對方比較容易因為互惠法則而「買單」。
  3. 過度在意能否妥協,會讓關係和諧與否全落到自己身上。接受「有些衝突不開心」,是關係進展中必然的發生。
  4. 感覺過不去的時候,練習留點時間給自己鬧鬧彆扭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有您,才有七〇八八五
點擊成為70885贊助伙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