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家暴龍怎麼了?」──心理師給爸媽的青春期溝通攻略

👩‍🦰 媽媽(愁眉苦臉):
K老師,我真的快受不了了。
我兒子一整個叛逆期,每天擺臉色、講話敷衍,問他什麼都回「不知道」「忘了」,叫他唸書,他只會滑手機。
以前乖得像天使,現在根本像換了一個人。這樣還有救嗎?

🧑‍⚕️ 心理師 K(點頭微笑):
我懂您的焦慮,很多家長來諮詢時,幾乎都在描述「我家暴龍」的進化過程(笑)。
但我可以先問您一個問題嗎?

👩‍🦰 媽媽
嗯?什麼問題?

🧑‍⚕️ 心理師 K
今天您是從後門進來的對吧?
如果我們重新整修這棟房子,把入口改到前面,下次您會從哪邊進?

👩‍🦰 媽媽(狐疑):
當然是走新門啊,不會硬闖牆壁。

🧑‍⚕️ 心理師 K(笑):
沒錯!孩子進入青春期,就像在「整修人生」的大工程中。
他們正在改款、重建、調整系統,如果我們還想用「以前的門」——也就是過去的溝通方式,就很容易「找不到入口」。

👩‍🦰 媽媽(若有所思):
所以……我應該換方法?

🧑‍⚕️ 心理師 K
沒錯。青春期的孩子行為古怪,是因為他們自己也搞不懂發生什麼事。
他們:
1. 很怕被看穿,所以被說中時會「強力否認」
2. 會故意做出相反的事,證明「我才沒被你看透」
3. 超級在意同儕、怕丟臉、對性好奇,但又很討厭被大人控制

👩‍🦰 媽媽
可是……不唸書、愛滑手機、不理人,難道我就只能接受?

🧑‍⚕️ 心理師 K
接受「孩子正在變化」這件事,是改變的第一步。
您不用放棄管教,而是要調整「溝通方式」與「期待」。

✅ 心理師K總結:給爸媽的 5 個建議

  1. 別急著糾正,先傾聽: 孩子不是不講,而是不想被「糾正」而講。
  2. 觀察他在乎什麼: 想被認同、怕丟臉、希望自己有一技之長,這些是他的「真正煩惱」。
  3. 轉換語氣與時機: 不是用「命令」或「說教」,而是像朋友一樣「搭話」。
  4. 不要怕衝突,但不要硬碰硬: 衝突是彼此界線的磨合,練習帶著尊重去對話。
  5. 調整期待: 他正在變大人,不能用「小時候」的標準要求他。

青春期不是災難,而是「人生換季」。
春天過後,孩子會進入燥熱的夏天,難免情緒起伏不定。
但請記得——你是他最早的氣象預報員。
當你願意更新溝通的方式,就是在為他搭建新的門。

更多內容,請見減法教養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喜歡這篇文章嗎?
點擊支持,助我們繼續創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