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每天手機滑不停,怎麼辦?

 

「我的孩子老愛上網,不是玩線上遊戲,就是猛跟網友聊天,叫他做功課都叫不動。怎麼辦?」

 

美國心理學家Kimberly Young在1997年設定了一套檢測標準,如果出現下面八種症狀其中的五種以上,那麼就要考慮學童已達到「網路成癮」的程度。

1.全神貫注於網際網路或線上活動,在下線後,仍繼續想著上網的情形。
2.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線上,才能獲得滿足。
3.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,但總是失敗。
4.父母或自己企圖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時,會覺得沮喪、心情低落、易發脾氣。
5.花費在上網的時間比預期的要長。
6.為了上網,寧願冒重要的人際關係、遊戲或休閒機會損失的危險。
7.曾向家人、朋友或他人說謊,以隱瞞自己涉入網路的程度。
8.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一些感覺,諸如無助、罪惡、焦慮或沮喪。

戒癮絕招:培養第二甚至第三個紓壓管道

青少年之所以容易沉迷上網(主要是交友網站或網路遊戲),其實是因為一款好的網路遊戲,可以同時滿足其最主要的兩大心理需求:「人際互動」與「自我成就感」。試想:從小被捧在手心的寶貝,到了校園才驚覺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,萬一課業成績又不佳,心情會多鬱悶?此時如果可以在網路上有所表現,或者是呼朋引伴,成為人氣王,生命不就亮了起來?

最有趣的是,研究發現,對「成癮者」與「達人」進行「專注」時的腦部電腦斷層掃瞄,結果竟十分接近,但兩者人生上的成就,卻天差地遠。

所謂的成癮活動,充其量只是為了讓個體從中得到紓壓。而如果所執著的活動,是被社會所認可時,價值也就連城了(例如吳寶春沉迷麵包製作,或是林書豪、王建民醉心籃球、棒球)!

當一個生命缺乏動機,且對周遭不抱好奇時,才是最難幫忙的。而通常這發生在長期遭到重要他人否定的心靈中。

所以,成癮不是問題,只要能有第二或第三紓壓管道分散重心,就沒問題了。所以,不要孩子一上網就急著否定他,做大人的要好好想想,除了課業成績的主流價值外,究竟還能給孩子哪些「成癮」或成為「達人」的管道呢?如果大人除了管小孩,卻沒有示範培養自己的第二跟第三的樂活管道,那麼我們的孩子只剩網路世界可成其紓壓管道就不意外囉!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有您,才有七〇八八五
點擊成為70885贊助伙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