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當時覺得困難無比的事
心理師:
很久沒給您寫信了。
最近生活一切平安,能再度寫信給心理師,感覺很開心。這一切都得謝謝心理師,因您傳授了一些好用的觀念,生活好像就變得沒有什麼事情是大到過不去了。
OO
OO:
哈哈,太了不起了!那你可以幫我列出是哪些「好用的觀念」嗎?好想聽聽你是如何把自己心態調整得如此平穩呢!
心理師
心理師:
其實我也不是都很平穩啦!有時甚至會懷疑自己的平穩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。尤其是當老公說出一些令人無法不生氣的話之時(心中只能偷罵 「死囡仔!哪有人這樣講話的」。不過應對方法就靠一個念頭:「不要跟『小孩子』計較」)還是讓我說說您所傳授的「好用觀念」吧,心理師首先讓我知道「自己跟別人有各自負責的領域,我只能決定自己想要怎麼樣,沒有辦法去要求別人怎麼樣。」您不止一次地說「別人喜不喜歡我,是別人的事。」其實剛開始時,還是有很多新仇舊恨不停湧現的感覺,但在常常跟自己說「喜不喜歡我是別人的事」後,說也奇怪,以前那種濃得化不開的厭惡感,就成了「同事只是沒有喜歡我而已」。當不再為「別人不喜歡我」所困擾後,看待同事種種行為的目光就清明多了。書寫此時,可以明確知道那曾難受到糾心的感覺真的不見了!
另外是陪伴長輩的苦惱。
您說如果是您的話,會將自己身心先做安頓,再評估可以如何去盡力幫忙。您知道嗎?這個作法大大減輕了我內心長期以來的掙扎。我更發現自己在幫忙家人時並沒照您所說的多練深呼吸,以致在一頭熱的付出後常落得個吃力不討好,難怪情緒往往失控暴走。
最記得你說 「嘴巴長在對方臉上,沒法子控制對方不講,但我們能決定的是自己要配合多少?」「若選擇配合,就甘願點。要是決定不配合,就別太自責。當只肯配合對方一些些時,被對方碎念,是很正常地。」你還不忘補充「隨著與對方的相處狀況,之後若有新的考量,可以隨時再加以調整。」我發現這還真是個萬用程式耶!加上又是「隨時可調整」,所以可讓自己不必背負若是下錯決定的壓力。
最後還要謝謝心理師告訴我:「能吃能睡」是我抗壓的法寶。本來覺得靠著吃飯睡覺來讓自己躲避煩惱並不光榮,但這本事也的確是我不致生病的大功臣啊!有了這層領悟,也讓我更接納自己。
回頭想想,若非經歷人生這些「落到谷底」的過程,也下不了決定來找心理諮詢,當然更沒機會體驗這麼神奇的轉變。謝謝心理師在這過程中的耐心陪伴。您所付出的愛心,讓我見識到您因著 神(信仰的力量)而做了許多了不起的事。
人生很奇妙耶!那些當時覺得困難無比的事,想不到在走過之後,竟可以笑著回顧。
OO
控制信念論
仔細讀了OO的信,發現其所理出的「好用觀念」,不過是因這些觀念幫她漸漸相信:自己可以「控制」那些原本使她大受影響的事件了!而這讓我想到了心理學家Rotter提出的「控制信念論」(Locus of control):相信凡事操之在己,將成功歸因於自己的努力,將失敗歸於因於個人的疏失,可稱為「內在控制觀」。反之相信凡事操之在他人或天命,將成功歸於幸運,亦將挫敗歸於外在因素,稱為「外在控制觀」。
例如一個人認為考試能否上榜,得看運氣好不好、工作不如意是因還沒碰上好主管,連朋友交不到也是因為別人的眼睛都「長得太高」,那麼這個人的個性就偏「外在控制觀」。反過來說,要是一個人認為會感到寂寞是因自己不夠用心去認識朋友,收入不穩定則可能是自己還沒找到對的方式去賺錢或理財,那麼這個人的個性就較屬於「內在控制觀」。
不少研究指出,外控者通常比較容易焦慮,因他覺得人生並不是他所能掌握的。相對來說,屬於內控的人就比較容易感到踏實,即便碰上諸事不順,也比較會反求諸己,看看自己還能努力些什麼?
只要繼續走下去,就會把谷底給,走過去
「每天聽那麼多人訴苦,會不會也吃不消啊?」
剛入行時覺得不會,還把吃苦當吃補。等到明白生命有著太多的難題,是根本無從解決時,無奈就漸漸積累成無力,常常到了下班後才發覺整個人已呈現虛脫。
「你自己又是如何面對那些橫亙在生活中的難題呢?」
其實心理師在面對自己的生活難題時,也逃不開困難與痛苦。
「但求盡其在我」、「隨時提醒自我安頓」、「深呼吸」、「配置與隨時微調自己擔任各種角色的時間(我以『定時定量』稱之)」,一直到「接納自己」,全都是在面對個案或自己(也是個案)時所體悟出來的具體作法。
「那些當時覺得困難無比的事,想不到在走過之後,竟可以笑著回顧。」天知道OO可是親身對我示範了這麼一個好用的觀念啊!且將此一信念,獻給正「落到谷底」的每一個人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有您,才有七〇八八五
點擊成為70885贊助伙伴